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站点介绍
台站发展历程及重要记事
作者: 帽儿山站 更新时间: 2015-11-28

帽儿山森林生态站是我国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最东北部的森林定位站。因其区域代表性强、植被及相应的环境典型、建站历史长、基础较好等而成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的重点野外台站之一,也是进入国家科技部首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之一。其发展历程概括如下:

1. 1954~1966年设置固定样地,开展群落类型划分和演替规律研究、森林小气候观测、栽针保阔及采伐更新试验。

2. 1974年正式建立定位研究站,由陈大珂教授担任站长。林业部七五重点课题“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正式确立并延续至今。相继开展个体和种群的生育和生态过程测定、生态系统能量、水分和养分循环的对比研究,个体与群落的干扰过程研究、大规模的混交试验等。

3.1983年国家林业部在帽儿山站召开东北地区营林局长会议。

4. 1987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中国林学会联合主办国际森林水文研究方法研讨会。

5. 1988年与国际林联联合召开“北方森林经营管理”学术会议。

6. 1992年林业部在帽儿山召开全国生态系统定位研究会议,CFERN正式组建,由周晓峰担任CFERN专家组组长。随后出版定位研究成果专辑和研究方法专著等。

7. 1995年由赵惠勋教授担任站长。

8. 1998年与中科院联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变化与中国东部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建立中国东部南北样带,并于2000年被GCTE接受为核心研究项目和标准样带之一。同年,被国家科技部评选为“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一”。

9. 1999年经国家科技部基础司审定,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野外试验台站试点站之一。

10. 2001年联合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部为《国家标准》准备的“中国农田、森林生态系统检测规范与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的编写。

11. 2004年由王传宽教授担任站长。重点开展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样带研究”。

12. 2006年帽儿山站站长王传宽教授获得国家杰出基金,为东北林业大学此类人才项目零的突破。

13. 2006年11月通过国家科技部专家组认证评估,正式纳入国家科技部野外重点研究站。

14. 2007年帽儿山站站长王传宽教授荣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评教授。

15. 2011年,由帽儿山站站长王传宽教授为团队带头人的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获批,为东北林业大学此类团队项目零的突破。进一步提升了团队合作研究和创新能力。

16. 2011年5月,正式独立建制,并成立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合署办公。目前主要开展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研究,碳汇林业等方面长期生态学研究。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mef@cern.ac.cn TEL:0451-82190509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