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9日,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人工林生产力形成的结构与环境效应”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世纪金源香山商旅酒店召开。本项目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23家单位参与。 “人工林生产力形成的结构与环境效应”重点研发计划是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的基础内容,重点解决我国人工林生产力提升中面临的关键基础理论问题。
项目启动会由科技部农村基础开发中心组织。会议首先由中国林科院、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科技部农村中心等机构负责人分别针对项目的组织实施、经费管理、法规政策等发表了讲话。会议邀请尹伟伦院士、郑源润研究员等著名生态学、林学学者作为咨询专家对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论证。项目负责人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肖文发研究员针对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实施计划进行了详细汇报。各课题负责人围绕课题目标、任务分解、考核指标落实、进度计划等内容分别进行了汇报。
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作为本项目的参与单位,依托于本站的同质园和全坡位带状造林实验基地,参加了本项目的第一课题研究任务“东北主要人工林生产力形成的生理生态与环境控制机制”。以东北主要造林树种落叶松和珍贵树种水曲柳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境因子与生态过程长期连续监测、野外观测、控制试验与生态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揭示东北主要造林树种和人工林生产力形成与维持的生理生态控制机制,探索人工林生态系统对立地条件、环境变化的响应,从林木、林分和生态系统水平揭示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生产力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在站长王传宽教授的的带领下参加本次启动会议。并就项目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